《夜航船》解析(二十)——五星聚奎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五星聚奎

宋太祖①乾德五年②,五星聚于奎③。初,窦俨④与卢多逊⑤、杨徽之⑥,周显德⑦中同为谏官。俨善推步星历,尝曰:“丁卯岁⑧五星聚奎,自此天下始太平。二拾遗见之,俨不与也。”

注释:

①宋太祖:宋太祖赵匡胤(927年-976年),字元朗,宋朝开国皇帝。

后唐明宗天成年间(927年3月21日)生于洛阳夹马营,祖籍涿郡,父亲赵弘殷,母亲杜氏。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,其后郭威废汉建周,得任东西班行首,始入宦途。后从征南唐,多有功绩。

图片

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,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,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,掌管殿前禁军。次年(960年)元月初一,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,时任归德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。初三夜晚,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,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,史称“陈桥兵变”。大军随即回师京城,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,赵匡胤登基,改元建隆,国号“宋”,史称“宋朝”、“北宋”。

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(976年11月14日),赵匡胤逝世,享年五十岁,在位十六年,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,庙号太祖,葬永昌陵。

②乾德五年:乾德(公元963-公元968年)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三个年号(建隆、乾德、开宝)之一。乾德五年就是公元967年。

③五星聚于奎:五大行星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会聚于奎宿。奎宿,属木,为狼;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,西方白虎七宿第一宿。

④窦俨:窦俨(918-960),字望之,蓟州渔阳县(今天津市蓟县)人,'五子登科'(《宋史·窦仪传》记载: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、俨、侃、偁、僖相继及第,故称“五子登科”。)的右谏议大夫窦燕山(窦禹钧)的次子,北宋礼部尚书窦仪之弟,后晋天福六年(941)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。

⑤卢多逊:卢多逊(934―985年),字多逊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市)人 。北宋初期宰相。

后周显德初年,考中进士,历任秘书郎、集贤校理、左拾遗、集贤殿修撰。北宋建立后,历任祠部员外郎、权知贡举、兵部郎中、太原知府,入为翰林学士、中书舍人,官至吏部侍郎、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、兵部尚书等职,成为宰相。

后因勾结秦王赵廷美被告发,坐罪流放崖州。

雍熙二年(985年),在流所去世,终年五十二岁。

⑥杨徽之:杨徽之(921年-1000年),字仲猷,建州浦城(今福建浦城)人。五代后周至北宋时期大臣、藏书家、诗人。

杨徽之于后周显德二年(955年)举进士甲科,授秘书省校书郎,至集贤校理,累官左拾遗。在北宋时,因文才出众,曾奉诏参与编辑《文苑英华》,负责诗歌部分。历迁刑部、兵部郎中。不久拜工部侍郎兼秘书监,后以足疾告归。真宗时官至翰林侍读学士。

为人纯厚清介,守规矩,尚名教,尤恶非道以干进者。

咸平三年(1000年),杨徽之去世,年八十。追赠兵部尚书。累赠太子少师,谥号'文庄'。有文集二十卷,今已佚。

⑦周显德:显德(954年-960年正月)是后周太祖郭威开始使用的年号(显德元年正月)。其后后周世宗柴荣在元年正月即位沿用(显德元年-六年);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继续沿用(显德六年六月-七年正月),前后共计7年。

⑧丁卯岁:即上文提到的乾德五年,就是公元967年

释文:宋太祖乾德五年(公元967年),五大行星会聚在奎宿。之前,窦俨和卢多逊、杨徽之在五代时期周朝的显德年间同为谏官。其中窦俨擅长推算星历,以此预测未来。他曾说:“丁卯年五大行星在奎宿会聚,从此以后天下太平。你们二位拾遗大人还能见到,恐怕我就看不到了。”

五星聚奎又称'五星联珠'。指的是从地球上看天空,水星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与土星等五大行星排列为近乎直线的奇特天象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大行星,中国古代史籍中分别称谓太白、岁星、辰星、荧惑、填星。

五星联珠出现频率与各星间最大分离角度有密切关系,并没有明显周期性,若限定五星最大分离角度在二十三度内,则每一千年平均约可见二十六次。

图片

从科学的角度看,'五星联珠'不是像糖葫芦串成一条线,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。太阳系内八大行星实际上对黄道面各自略有倾斜,五大行星不会排列在一条直线上,而是散落参差,所谓'联珠'只存在于人们心目中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'五星联珠'只是一种'视觉现象'。 最近一次五星联珠发生在2002年5月,下次可能在2040年9月出现,或者更近的时间,也可能在更远的时间。

这一个简单的天文现象,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。在《开元占经》中,保留了战国时期星占家石申关于'五星联珠、五星聚合'的论述:'五星分天之中,积于东方,中国大利;积于西方,负海之国用兵利。'这里的 '东方''西方'和'中国'是古代星占学中的一种分野法则或概念(中国最开始指中原地区,这里的中国也就是中原的意思,与现在所说的中国大有不同。)

图片

1995年,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墓莽中,清理出土了一件色彩鲜艳的'五星出东方利中国'文字织锦,彩锦是一长方形圆角绢缘缀带的护膊用的面锦,为五重平纹经锦;纹样题材新颖,气势雄伟。织锦纹样表达着五星为五行之佐的概念和含义。彩锦上所见的'五星出东方利中国'这几个文字涵义显明,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,则利于中原之地。这符合《开元占经》中的记载,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,五星联珠的天象是和国家的兴衰存亡是有紧密联系的。

'五星聚奎'还和中国的历法有密切的关系。中国的干支历法,是以黄帝即位时间作为干支历法的起算时间,以那一刻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